上一页 | 1 |
/1页
go

主题:美团一举切下35%市占背后,是用户对滴滴垄断的愤怒

发表于2018-03-27

  
  3月21日,美团打车登陆上海,正式开始全国扩张的征途。开城3天内,美团打车日订单量分别为15万、25万和30万单。据社交媒体自称滴滴员工人士称,这几乎一下打掉了滴滴35%的市场份额。从南京的“十个月10万单”到上海的“第三天30万单”,迅猛增长的日订单量背后,其实是一个饥饿的市场。
  垄断统治下乘客司机叫苦不迭
  在美团打车进军上海之前,这里可能是滴滴最挣钱的“肥肉”。
  一方面,市场基数大、消费需求多,上海为急于获利的滴滴提供了天然温床。另一方面,鲸吞快的、虎踞Uber的滴滴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垄断地位,成为“行业标准”的制定者,拥有绝对的议价能力。
  去年年初,在上海延安中路打出租车回家的王先生发现,在滴滴下单后十几分钟无应答,加价6元后仍无应答,直至加价10元才叫到一辆出租车。而另一上海市民王女士回忆,出租车越发难打,很多顶灯呈绿色空车状态的出租车不会理会扬手招车的乘客,径直开走。
  李女士扬手招到一辆出租车,在与司机沟通时发现,司机刚刚看到自己在滴滴上发的订单,但没有接单,李女士问为什么,司机反问:“你不加钱,还想要叫的到车?”
  2017年1月24日,上海市运管处、市交通执法总队和价检局联合约谈滴滴平台,提出根据出租车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,滴滴应立即着手下线出租车加价功能,不得以任何方式给巡游出租车提供加价的信息。
  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,出租车是滴滴最难获取利益的服务。利益的最大的收割区,还是在快车的本业上。最近,滴滴的“大数据杀熟”成为全网声讨的箭靶。
  大数据杀熟消费者愤怒不已
  “大数据杀熟”在很多国人看来是“闻所未闻”的操作,但在全世界的范围来看,也不是什么新鲜事。2000年,亚马逊进行了一次差别定价的“实验”。偶然间,有用户发现《泰特斯》的碟片对老顾客报价为26.24美元,但删除后报价变为22.74美元。事件曝光后,亚马逊成为千夫所指。
  近期网上对于滴滴的“爆料”,如同共享出行版“亚马逊试验”重演。
  


  微博网友“Eric Tsui”和同事测试,在同样时间、路线的情况下,两部不同手机均未计算优惠券减免,价格差异在6到7块之间,涨幅约13%。
  
  滴滴发布回应称:第一,路况以毫秒实时更新;第二,优惠券会抵扣金额;第三,移动网络、wifi环境、经纬度坐标的细小误差会影响估价。
  针对滴滴的说法,当晚“EricTsui”继续予以回击,并一一列出了自己的试验背景和具体情况。对于优惠券抵扣金额的问题,他就明确指出,和自己历史消费金额相同的测试手机,最终显示预估价也一直保持一致,“但是我有折扣券,就会显示相应的抵扣金额,原价和同事的价格完全不差。”
  
  
  EricTsui所遇到的情况,排除优惠券和wifi环境等不变量之外,“毫秒级”的路况差别以及经纬度坐标的细小误差,却能导致6、7块钱的误差,让消费者难以相信。此类实验在互联网上已重复多次。
  《人民日报》对此发表时评,直言“同一时刻对同一产品的差别定价,将消费者蒙在鼓里随意加价,损害了消费者权益,已经构成违背消费者知情权的价格欺诈”。
  天下苦滴滴久已
  因市场缺少强有力的制衡者出现,不仅滴滴乘客发现车资日益增长,司机也在抱怨平台的抽成高昂。供需双方同时“叫苦不迭”的窘境,只能归结于平台从中谋利。随时间发酵,滴滴的形象已经从“消除司机与乘客之间信息不对称”的共享经济典范,变为“利用技术壁垒加剧信息不对称”的恶意谋利平台。
  “杀熟”事件让用户和司机对平台的愤怒达到顶点。在面对滴滴员工放出“爱用不用”的言论之后,一句网友评论道出民意,“天下苦滴滴久矣”。
  
  “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。”在上海刚刚开城的美团打车,连续三日订单量快速走高,第三天日订单量就达到30万,一举切下上海35%的市场份额,某种程度上也证实了这一点。
发表于2018-03-28
滴滴比起出租车要安全无数倍,物品忘车上了,打个电话就找到了,坐车出事的话行程费用里还有自带保险,每个滴滴司机信息,公司都有备案,还干净,服务好足不出户,叫个车,车就在楼下等着,为什么出门还要打出租呢?
上一页 | 1 |
/1页
go